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都市圈 > 粤港澳

2020粤港澳青少年无人机科创嘉年华举行

2020-12-07 10:17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杜澎 赵兴 王思聪 刘炳坚 浏览量:0

惠风和畅、晴空万里,多架无人机敏捷绕过各种障碍成功飞抵终点,赢得现场阵阵欢呼。1127日至29日,2020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无人机科创嘉年华活动总决赛在深圳市罗湖区翠园初级中学举行。来自广东省9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188支参赛队伍共529名选手在5项比赛中角逐16枚金牌,争创佳绩、展现风采。

活动开幕式于1128日上午举行,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代表队依次有序排列在罗湖区翠园初级中学操场上,精神抖擞地展示出大湾区的青春风采。在开幕式表演环节,200架无人机腾空而起组成编队,于空中展示火炬”“礼花”“无人机等图形,还特意排列出粤港澳”“大湾区科创等字样,吸引现场观众和周边社区群众共同为之鼓掌喝彩。

据悉,此次活动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罗湖区人民政府、香港资讯科技联会、扶轮总社、国际专业无人机学会共同主办,深圳市科技开发交流中心、罗湖区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深圳市青少年科学素质发展促进会、深圳自动化学会等单位承办,旨在以无人机竞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融合发展。首届活动广东9市选拔赛于20195月在深圳罗湖正式启动,7月在香港举办总决赛。按照活动规则,今年第二届总决赛在深圳罗湖举行。

此次大赛紧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时代主题,是大湾区青少年展现个人智慧与才能、广结友谊的盛会,更是大湾区科技创新教育交流的盛会。罗湖区副区长左金平表示。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孙楠表示,主办方将争取把大赛活动打造成具有国际标准的、未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品牌效应的一个青少年活动交流平台。

5个大项精彩纷呈

粤港澳携手联动展现人类飞翔之梦

如何尽可能挖掘无人机科创属性来促进大湾区青少年身心发展,是本次活动聚焦的主题之一。以需求为导向,本届科创嘉年华从所见、所感、所思、所想、所用出发,创新设置无人机短片拍摄赛、无人机任务挑战赛、逐梦大湾区无人机程序任务赛、无人机科创嘉年华竞赛、无人机智能物联赛五大类比赛。

其中,以我的学校为主题, 25支队伍参加无人机短片拍摄赛。每队使用无人机拍摄自己学校的校貌校风,系统展示学校的历史与成绩,最终制成视频短片参加评比。我们以五星照耀下的濠江为拍摄主题,从澳门濠江中学爱国爱澳的历史出发,用无人机从国旗底端环绕而上拍摄升旗画面,再穿插对新、老升旗手的采访,完成了参赛短片。澳门代表队队员、濠江中学学生林成宇说。

科技感爆棚是无人机任务挑战赛的亮点。此项比赛设FPV竞速赛和一目视竞速赛,共有23支队伍参加。每队选派5名选手对无人机进行改装,然后由操控手通过第一人称视角显示屏操控无人机进行比赛,人类飞翔之梦被巧妙实现。

逐梦大湾区无人机程序任务赛有24支队伍参与,每队都需提前编程设计无人机飞行路线,在比赛中按指令绕开障碍物到达目标终点。比赛的关键在于现场迅速进行模块编程,让无人机实现移动,我已经做好准备了!香港代表队队员、广东华侨中学学生胡嘉琪出生在香港,她说,以前曾看到香港有人开始玩无人机,近几年发现内地特别是大湾区无人机爱好者发展迅猛,希望新冠肺炎疫情过后能有更多的香港学生参与到大湾区的无人机活动中来。

此外,无人机科创嘉年华竞赛和无人机智能物联赛也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分别吸引了96支和20支队伍参赛,通过绘画、制作和智能物联,将无人机的发展愿景与物联功能展现出来。活动现场还设置了10个科技体验区,丰富参赛队伍的科技体验。

通过激烈角逐,1129日,本届科创嘉年华活动在罗湖圆满闭幕,总决赛5项比赛16枚金牌由17个团队获得,无人机短片拍摄作品赛高中组由肇庆队、中山队并列第一。总决赛还评出了银牌15枚和铜牌16枚,以及一等奖24个、二等奖43个、三等奖70个、优胜奖78个。其中深圳市斩获555铜。

科协培育丰厚土壤

为青少年走入科学世界提供金钥匙

无人机运动代表着自由与创新。本届科创嘉年华的圆满落幕,更是积极推动了大湾区青少年科创精神的培育及实践,成为粤港澳文化交流的又一个纽带。

多年来,深圳市科协和罗湖区科协深耕粤港澳科创领域,为推动此次总决赛落地提供了优质土壤。深圳市科协先后打造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科普成果展示大赛等高水平科普赛事,成为提高青少年科技创新素养的重要平台。同时,为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交流,市科协举办了“2020深港澳科技论坛系列活动,在聚焦智能制造、5G物联网、新基建等领域开展线上线下活动20多场次。还与香港IT资讯科技联会联合发起成立深港科技社团联盟,并于去年邀请澳门加入形成深港澳科技联盟,为服务三地科技交流、技术转移、产业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精心培育出粤港澳科技社团联盟品牌

另一方面,作为湾区枢纽,罗湖历来与港澳特别是香港沟通密切。在推动辖区青少年科普、科创工作积极开展方面,罗湖区科协频出妙招,开办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课程、青少年科创夏令营、校园科普巡展,积极携手罗湖区教育局和团区委等部门举办大创客节系列活动,并组建了青少年科技教育志愿者队伍,为辖区青少年走入科学世界的大门提供了一把金钥匙。值得一提的是,在刚刚结束的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罗湖翠园中学的两个作品获萌芽赛道国家金奖创新潜力奖,成为全国唯一的双金奖学校,一举创造大赛新纪录。

今年,罗湖区科协引入社会力量与区教育局共同探索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新模式,创建了翠园初级中学、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红岭小学、洪湖小学4所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学校。其中,本届科创嘉年华的举办地翠园初级中学就是以无人机和机器人为特色的罗湖区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学校。目前,罗湖区科协开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已形成一课、一营、一展、一队、一赛、一校六个一体系,推动辖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迈向新台阶,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迎难而上力保开赛

努力铸造大湾区青少年交流的品牌平台

本届青少年科创嘉年华活动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市的影响力和科技创新优势,为青少年科创互动架起了桥梁。

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大赛组委会并没有暂停工作,反而转战线上帮助参赛队伍积极备赛。从今年3月开始便通过直播平台对参赛学生进行线上辅导,参与人员达2000多人次。与此同时,安排专业辅导老师协助参赛学校社团开展实操训练,保障参赛队伍的竞技水准。

在新冠肺炎疫情逐渐稳定进入常态化防控之后,大赛组委会马不停蹄地开展选拔赛。根据疫情防控需求,今年78月举办的选拔赛在每所参赛学校独立设置分赛场。创作作品通过网络平台直接报送至各分赛区评审;实操项目由组委会指定专业裁判员前往学校监督,主裁判通过视频直播形式执裁,安排参赛选手在学校指定场地参加比赛。在保证赛事公平、公正、公开选拔的同时保持了专业性,确保了参赛学生的身体健康。经过100多天选拔,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市近300支参赛队伍层层决出188支队伍进入总决赛,来到罗湖挑战自我、赢取荣耀,同时感受湾区枢纽、万象罗湖的魅力。

据了解,未来罗湖区科协将继续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新模式,进一步搭建竞技交流平台,通过搭建线上科技教育服务平台,深度探索学校科创特色教育新模式,形成罗湖科普新特色、新品牌,营造全域科普良好氛围。(杜澎 赵兴 王思聪 刘炳坚)

 


关于我们 | 全国服务热线:400-859-8776  法律顾问:江苏玄博律师事务所 臧力 15195990983 苏ICP备19040432号-3苏公网安备 3211830200027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