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都市圈观察 > 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020-11-26 10:31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吕宁丰 江瑜

六合区冶山街道双墩村茶乡刘庄以保护和利用现有生态资源作为基底,沿途打造重要景观节点,夯实美丽乡村生态基础。 通讯员 耿云松 南报融媒体记者 董家训摄

在溧水区华成蔬菜专业合作社大棚内,大学生在检查蔬菜生长情况。 南报融媒体记者 董家训摄 ▲

▲ 六合团区委在六合区冶山街道落户“青竹荟”多肉种植项目,帮助低收入纯农户增加就地务工收入。 通讯员 苗建鹏 南报融媒体记者 董家训摄

车辆行驶在高淳区淳溪街道荣杨线。 通讯员 邢光理 南报融媒体记者 徐琦摄

  写在前面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市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市委相关决策部署,聚焦乡村振兴,助力精准扶贫,定点挂钩帮扶,以开展调研、视察、协商、帮扶等一系列“组合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政协力量。 


  为打造乡村特色品牌聚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新阶段,到了规模兴农、品牌强农、质量富农的新时代。市政协经过深入调研,选择“打造乡村特色品牌”这个小切口,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大战略的实施,2019年10月市政协十四届二十三次主席会议专题进行协商,探讨以特色品牌建设牵住现代农业的“牛鼻子”,鼓起农民增收的钱袋子;坚持品牌化牵引、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精准化施策,以“四化”协同发展,系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会议形成了“清单式”建议案,报送市委市政府后得到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市委副书记沈文祖,副市长霍慧萍分别作出批示,先后三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建议案提出的“实施‘一区域一品牌’战略”等四个方面21条建议,每一条都被市政府采纳并有相应转化措施。 


  一年过去了,建议转化成效如何?10月16日,市政协围绕“打造乡村特色品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主题开展专项视察,按照履职闭环工作要求,跟踪了解建议案的办理落实情况,检视建议转化成果,广泛凝聚共识。 


  市政协委员和市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冒雨来到高淳区中国螃蟹城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固城湖螃蟹”生产基地以及中华绒螯蟹博物馆,实地了解“固城湖螃蟹”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推进情况。站在生产基地一侧的固城湖堤坝上,举目远眺,星罗棋布的千亩蟹塘蔚为壮观。 


  “螃蟹产业是高淳最大的富民产业,‘固城湖’螃蟹是高淳对外的一张名片,荣获五个‘全国第一’的美誉,也是全国螃蟹类水产品首个‘中国驰名商标’。2019年又获评为‘江苏省十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今年,全区螃蟹养殖面积22.5万亩,年产优质固城湖螃蟹1700万公斤,产值达20亿元,形成了涵盖20多个行业、惠及20多万农民的螃蟹全产业链条。”市政协委员、高淳区政协主席黄奕武自豪地介绍。 


  “我区‘茉莉六合’运营企业已于8月19日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9月份,成功中标省邮政公司食用油品类,中标额1.36亿元,中标解放军某部食堂果蔬、水产、豆制品类,中标额2000万元!”市政协委员、六合区政协主席楚琢玉对六合区的地产品牌“茉莉六合”如数家珍。他说,“成效实、行动快、扶长效、带动强。这是我归纳的一年来市、区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密切协作,落实《建议案》取得的良好成效。” 


  溧水区确立的区域公共品牌是“无想田园”,涵盖蔬菜、稻米、茶叶、经济林果等农产品。市政协委员、溧水区华成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路小华介绍,加入“无想田园”品牌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产品品质和生产规模,要有规范化的农业生产标准,农产品市场认可度较高。华成蔬菜专业合作社加快推进高标准菜园建设,与多家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引入高效设施园艺种植技术,确立机械化蔬菜种植生产模式,引进蔬菜分级、自检系统以及包装冷链系统,在溧水区形成了蔬菜直供到家的配送体系,实现蔬菜生产的全程可追溯,从而顺利加入了“无想田园”品牌。 


  “一年来,市各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动建议案落地落实,取得了很大成果,形成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美誉度。市政协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把农产品品牌打造成为我市‘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靓丽名片贡献了政协智慧。”市政协分管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的副主席杨平表示。


  为防止脱贫后返贫献智


  党的十九大把脱贫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防止返贫摆在重要位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交出了高质量答卷。去年,我市已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两个100%”的目标。 


  虽然没有国家和省定标准的贫困人口,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的相对贫困还客观存在,一些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和“夹心层”群体返贫、致贫的风险依然较大,一些村集体自身造血功能仍然不足,特别是今年受疫情影响,给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在常态化防控前提下,如何做好精准扶贫“后半篇文章”,巩固脱贫成果、切实防止返贫?市政协将“防止精准扶贫后的返贫现象”作为今年的重点协商议题,深入开展调研。 


  “摸清家底,查漏补缺。”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刘劲松介绍,调研组成员分批赴江宁、浦口、六合、溧水、高淳5个涉农区的10个街镇,20个经济薄弱村(欠发达村)开展入户调研,与区政协、街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开展座谈交流20场次。设计了3种类型的调查问卷,从全市200个经济薄弱村(欠发达村)中选取50个村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认真进行数据分析,形成了《重点课题市内走村调研情况的报告》,提出我市防止返贫工作中存在的5类18个薄弱环节,以及9个值得借鉴推广的基层扶贫工作经验做法。课题组还赴苏州、杭州、金华、黄山等地进行调研,开展比较研究,借鉴特色经验。


  7月28日,市政协十四届三十三次主席会议围绕“防止精准扶贫后的返贫现象”协商议政,审议通过了包含成绩、问题、建议三张清单的建议案。“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会议凝聚了“后扶贫时代,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广泛共识。 


  “要认真研究有关建议,落实责任,把各自属地范围内重点人员脱贫返贫工作抓到位。”“请分管市长召集市各相关部门研究采纳。”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市长韩立明分别对建议案作出批示。市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对照建议案中提出的16个问题和16条建议,将任务进行分解,经反复讨论研究,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防返贫帮扶机制的实施办法》(宁扶办〔2020〕6号)。《实施办法》共分五个部分,提出了19条具有可操作性的建立防止返贫帮扶机制政策条文,对建议案中16条建议全部提出了转化落实的具体办法。 


  “这既体现了党委政府对政协工作的重视和肯定,也充分说明政协开展工作靠的是智慧建言的软实力,只有提出的建议‘说得对’‘说得有用’,党委政府才会重视和采纳。这也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更要发挥好政协专业领域广泛、智力资源密集、时间相对宽裕等优势,多为党委政府建真言、献良策。”市政协主席刘以安说。 


  精准帮扶经济薄弱村的接力


  六合区冶山街道双墩村位于南京的最北端,地处高低起伏的丘陵之间。它是市政协精准扶贫,连续5年挂钩帮扶的一个经济薄弱村。11月11日,记者驱车前往双墩村刘庄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平整的柏油路使得通行非常顺畅。秋日阳光下,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金陵野菜基地里推土机轰鸣,正在平整一块荒芜的岗坡地,扩大种植面积;采摘后的田地里,农民们正在种植小蒜和香椿;两旁的梯形茶园缓缓延伸向远方…… 


  沿路行不多远,3座近万平方米的连栋薄膜大棚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大棚里密密麻麻摆满了36万株盆栽的多肉芦荟,旺盛、翠绿、肉嘟嘟的观感令人心喜。“仅4个月就能培育成熟”,陪同参观的双墩村党总支书记余正忠激动地介绍。这个新建的“青竹荟”扶贫项目,属于农业增收短平快项目,是市青商会会员、立乾花卉公司与该村合作开发的,提供多肉种苗和养殖技术,帮助村集体经济和低收入农户增收脱贫。记者看到,大棚里挂了很多小牌子,标明认养农户身份。据介绍,这个项目主要用于安排低收入农户,每人负责约1万株芦荟,能够带来每月1500元的收益,带动双墩村集体经济增收约15万元。 


  “园区内新建了2000亩茶园,不仅带动了村里的集体经济发展,还提供了不少就近灵活就业岗位,提升了‘自我造血’村民增收的能力。” 


  2018年6月,市政协主席刘以安赴双墩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慰问低收入农户,带领市委农工委,市财政局、规划局、农委、发改委、交通运输局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现场办公,提出帮扶具体措施。他说,对基层进行帮扶关键在于理思路、补短板、强功能、促发展,在脱贫攻坚阶段最重要的是补短板。要深化认识,提高站位,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认识这项政治任务、民生工程、攻坚任务的重要性。要整合资源,聚焦发力,切实提高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通过市区对接,盘活内部资源,创造外部条件,激发内在活力。要完善机制,明确责任,以时间倒逼脱贫攻坚项目落实。要排出指标,分解任务,切实增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驻村工作,真扶贫,扶真贫。“根据市委统一安排,从2017年起,市政协办公厅陆续选派3名机关干部担任双墩村的‘第一书记’”,市政协秘书长彭振宁介绍,一茬接着一茬干,接力帮扶,为乡村发展打开了局面、拓宽了思路、提升了速度。 


  “2016年双墩村被明确为市级经济薄弱村,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底子比较薄,基础设施差,产业规模小,劳动力外流。”首任“第一书记”林海燕在调研笔记中记录:全村低收入农户中,因病致贫38户78人、因残致贫18户32人,因子女读书致贫5户15人……她提出“加强村干部培训、开辟农产品进城绿色通道……”等建议,得到市政协领导和市各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2017年,双墩村的土特产品走进了市政协全会会场,多名市政协委员与当地贫困村民结成了帮扶助学对子。 


  2018年,第二任“第一书记”朱邦亮着重就双墩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改善和项目资金引进等方面发力。“要摆脱贫困,首先要解放思想。”朱邦亮给双墩村的全体党员上了一堂“思想脱贫”党课,讲了山西黎掌村走出“精神扶贫+精准扶贫”新路子的故事,介绍了云南省西畴县不等不靠脱贫致富的经验。“别人那么穷,都能富起来,咱双墩村凭啥不能?”思想发动点燃了双墩村村民心头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火苗。


  这一年,市政协充分发挥联系面广的优势,会同市各相关部门合力帮扶,引领、带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双墩村集体稳定性收入从不足30万元增加到160万元,低收入农户从62户减少到3户,道路拓修、绿化亮化、便民中心建设和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等民生工程全面实施。 


  “这里的土壤主要是砂砾土,比较缺水,靠‘拼产量’的传统农业没有出路。”现任双墩村“第一书记”的杨争新介绍说,2019年年底最后1户低收入农户脱贫,整村“摘帽”后,如何实现“稳脱贫、防返贫、促发展”?杨争新和村“两委”反复论证,集体研究决定用特色产业带动双墩振兴。今年,占地110亩的“金陵野菜基地”落成,不仅把马兰头、枸杞头、荠菜头、苜蓿头(母鸡头)、豌豆头、小蒜头、香椿头和菊花脑这些南京人热衷的野菜全部集齐,还开发了农田体验方式,让游客可以亲手采摘、干农活儿,实现“旅游+”效应。对于村民而言,有了人气就有了挣钱的路子。金陵野菜基地招工优先面向低收入农户,而且不耽误农忙,是实实在在的增量收入。 


  “清明时节,每斤鲜叶社区给50元工钱,多劳多得,一天下来,手脚再慢也能有百十元收入。”在茶园兼职的村民俞贵勤介绍,他家曾被列入低收入农户,如今他有空就来茶厂当工人,一季下来能有小几千收入。 


  数据显示,双墩村现代农业示范园流转土地2000余亩,按照每年每亩450斤稻谷的土地流转补偿价,全村土地对外流转户每年每户增收2000多元。今年虽受疫情影响,村里无人返贫。 


  说起这几年市政协挂钩帮扶带来的变化,村民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双墩村周桥组葛长玉说:“帮扶前路不通、灯不亮、居住环境脏乱差,闲置劳动力多。如今水泥路和柏油路‘户户通’,出行可方便了;路灯亮了,晚上走路心里踏实;家家喝上自来水,厨房、卫生间普及了;增收项目多了,家门口就能打工,钱袋子鼓起来了。”今年67岁的朱发安是一名低保户,家中有4口人,老夫妻两人因病返贫,儿子在南京打工,孙女上初中。自家5亩土地流转后,每亩年租金500元。他说:“每月有低保,生病有医保,解决了生活困难。感谢党的政策好,感谢市政协帮扶,让双墩村旧貌变新颜,我们群众过上了好日子。” 


  春风化雨,久久为功。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战略部署,市政协将持之以恒探索实践,在持续稳定上着力,在群众受益上聚力,交出助推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的优秀答卷。

关于我们 | 全国服务热线:400-859-8776  法律顾问:江苏玄博律师事务所 臧力 15195990983 苏ICP备19040432号-3苏公网安备 3211830200027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