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成都、杭州等老对手甩出数个身位后,南京近两年开始奋力追赶,渴望在都市圈时代迎头赶上。
南京都市圈始建于2002年,是全国最早启动建设的跨省都市圈之一,横跨江苏和安徽两省,包括江苏的南京、镇江、扬州、淮安、常州市金坛区和溧阳市以及安徽的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其间山水相连、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未来仍有更多成员希望加入南京都市圈。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南京都市圈是强化区域联动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数据显示,2019年,南京都市圈总面积达6.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500万,地区生产总值近4万亿元,面积占长三角1/5,常住人口占1/7,地区生产总值占1/6。
近年来,南京都市圈一体化合作不断深化实化,在基础设施、产业合作、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均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便捷的交通也拉近了南京与周边城市的距离,如南京与镇江、扬州、芜湖、马鞍山、滁州等市已实现高铁或动车1小时内直达。
今年4月出台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中明确,着力提升南京城市首位度,进一步增强特大城市能级;加快编制《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支持都市圈扩容,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以宁镇扬一体化为先导,加快建立协同治理机制,推动扬州、镇江特色新型城市功能提升,强化宁淮深度合作,增强对周边区域辐射能力。加强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协同发展,打造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典范。
作为长江三角洲到长江中游的节点城市,南京坐拥广大腹地,且在科技、教育、交通、产业分工、城市功能、资本流通等诸多方面都具备较大的领先优势,其发展潜力不容小觑。此外,周边的各个城市与南京的经济联系较为密切,并在土地供给、劳动力价格、农业经济、生态资源等方面与南京形成互补。
难能可贵的是,南京都市圈八市产业发展成梯度分布,各有亮点且互补性强。南京综合优势明显,科教资源丰富,服务经济较为发达,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占优势;镇江、扬州、芜湖、马鞍山等市工业经济地位突出,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比重较大;滁州、淮安、宣城三市农业基础雄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占比大。总体看,当前南京已与成员城市形成了合作分工、共建共享、创新发展的都市圈格局。
更为重要的是,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局中,南京都市圈承东启西、承南接北,地处中国重要的沿海和沿江发展轴线的交汇点,是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的转换地带、南方与北方经济发展的交融区域,具有战略性的枢纽地位,只有做大做强南京都市圈,才能将上海的发展能级向长江中上游和苏北皖北地区有效传递。
期待南京未来能够向一个更好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