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都市圈讯 4月18日上午,镇江宝堰“新四军四县抗敌自卫委员会旧址,简称(四抗会旧址)来了原主任樊玉琳的儿子——樊申生,他还带来了二十多个与他一起工作过的老党员。
樊申生今天到四抗会旧址来有两个目的,一是再次来重温85年前的1938年,父亲在这里担任“新四军四县抗敌自卫委员会”主任期间,和战友们一道与日寇浴血奋战,激战江南,在茅山地区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最终将日本强盗从祖国的土地赶了出去的烽火岁月。第二个目的是:他今天也带来了二十多个与自己一起工作过的同志来到这里,除了学习先辈们出生入死、血洒江南抗日战场的英雄事迹,再就是在这里共缅怀革命先烈,表示继续发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作用,为国为民奉献到生命最后一刻,永不放弃对革命事业的追求。
在四抗会旧址(现在是纪念馆)内,讲起父辈们在这里冒着腥风血雨的对敌作战时的情景樊申生一点不逊于这里的讲解员。樊申生对大家的讲解如数家珍,父辈们在这里的每一个细节他讲的是头头是道,甚至还纠正了纪念馆内革命文物说明的错误之处。比如,在这里的展厅内,有一件关于他父亲的毛毯,展厅玻璃框内的说明是“樊玉琳用过的军毯”。樊申生看到后对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解释说,这条发黄的军毯不是我父亲的,是我父亲在一次与日寇的交战中缴获日军的。1995年“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开馆时,是樊申生和家人一起来捐赠的,同时捐赠的还有樊玉琳本人用过的物品及樊玉琳等缴获日军的战利品等。樊申生说,改一个说明很简单,只要换上“樊玉琳缴获日军毛毯一条”就行了。
樊申生说,他自己的血液里永远流淌有着父辈们英雄的血,也一直继承着父亲的遗志向前再向前,他也教育自己的后代,祖辈们曾经在这里惊天地、泣鬼神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敌斗争,不管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祖辈们的丰功伟绩。2022年8月,听说父亲在宝堰西大街上的旧居被地方政府挂上了“樊玉琳旧居”的铜牌后,樊申生及时带着自己的后人来到这里纪念和缅怀,他们站在樊玉琳旧居前,樊申生告诉他的后代们,八十多年前的抗战岁月,祖父白天在四县抗敌总会办公、研究抗敌斗争形势,晚上就到这里来休息,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一段历史,也是我们的家史,这个红色基因要永远传承下去。
在宝堰和茅山一带,这里的老百姓都习惯地称樊玉琳为“樊司令”,日军,特别是汉奸,听到樊司令来了都吓得心惊胆颤,惶惶不可终日。
樊玉琳(1900-1977),句容县人。21岁师范毕业后,任小学及职业学校教师、校长。1927年参加国民党,曾任区行政助理,县政府科长、局长。1934年辞职返乡教书。1938年6月,新四军一支队进入苏南后,在陈毅司令员的教育启发下,立志抗日救国。
1938年7月,“镇、句、金、丹四县人民抗敌自卫委员会”在宝堰镇成立,被选任副主任,因主任纪振刚未到任,随后由樊玉琳担任主任。1939年7月加入共产党。皖南事变后,日伪军对茅山抗日根据地大举扫荡,樊带领数十人北移,夜过茅山时病倒在途。病情好转后,将家中田地无偿交给农民,变卖家产充作抗日经费。他率领短枪队坚持艰苦的敌后斗争,成功地袭击了东荆塘日伪据点,为恢复茅山根据地立了第一功。1941年5月,任苏南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委员兼保安司令,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并以帮会名义收徒2000余人,壮大抗日力量。1943年初,日伪集重兵反复“扫荡”茅山,樊于6月15日夜带人在三茅峰以点火为号,数县群众将日伪筑起的数百里竹篱笆封锁线焚烧殆尽。7月,率部奔袭延陵日伪据点,全歼守敌,俘伪政工团长以下100余人,给日伪“清乡”以沉重打击。1944年2月,任苏南区第一行政区专员公署专员。次年10月,随军北撤。1946年,任中共江南工委江南办事处主任,不久去山东工作。上海解放后,先后任上海军管会政务接管委员会福利接管组专员、上海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处长。1966年离休住宝堰,1977年4月30日在宝堰病故。樊玉琳从1938年任职四县抗敌总会主任起,就断断续续住宝堰,晚年在上海民政厅任职期间,偶尔回宝堰居住。自从1966年离休后就一直长住宝堰直到1977年去世。(图文/李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