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市场消息指华润置地(1109.HK)就上海“围标”事件在内部作出人事调整,具体为:曾被调查的华润置地华东大区总经理陈刚近期被调回集团,保留其华润置地副总裁职位;华润置地深圳公司经理王昕轶赶赴上海,任华东大区副总经理;华润置地华南大区总经理蒋慕川代行深圳总经理一职。另外,同被调查的华润置地华东大区副总经理、上海公司执行总经理宋悠优目前职务没有变动。
10月28日,华润置地相关负责人仅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上述消息所指的人事变化是“根据公司业务需要进行的正常人事调整”。
涉事地块已花落别家
在外界看来,华润置地近期发生的人事变化意味深长,与半年前发生的“围标”事件或有丝缕关联。
据此前报道,今年3月31日,上海虹口区嘉兴路街道HK271-01地块(以下简称“虹口地块”)竞拍出让,最终被第一顺位的中海地产以底价34.3亿元摘得,折合楼板价约6.3万元/平方米。随后,这一土拍“零溢价”的结果备受市场关注。更有消息指,中海地产拿地后与华润置地联手成立项目团队,万科则作为财务投资的角色参与其中。由此,同场竞标且均以底价出价的中海地产、万科、华润置地被指涉嫌“围标”。
直至今年6月3日,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场发布《关于终止虹口地块出让活动的通知》。《通知》显示,鉴于虹口地块(地块公告号:202002701)的出让活动存在疑义,为维护公共利益,保障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出让人申请,现终止虹口地块的出让活动,并随后重新挂牌。这也就意味着,中海地产以底价34.3亿竞得该地块的出让结果宣告无效。
与此同时,上海对虹口地块修改了出让规则。在最新的出让规则中,决定地块采取何种方式出让的门槛发生了变化,“分界线”由此前的3人改为11人。
出让公告显示,有效申请人数为11人及以上的,本地块采用有竞价招标方式出让,有效申请人即为“投标人”,有效投标文件若达11份及以上的,则排名顺序前10位投标人为入围竞标人;有效申请人数不足11人的,本地块采用挂牌方式出让,有效申请人即为“竞买人”。而此前地块出让时规定,当竞买人不足3人时采用挂牌方式。
今年6月23日,上海土地市场公告称,重新竞价的虹口地块有效申请人数为7人,因此确定该地块于7月3日采用挂牌方式出让。这7名有效申请人包括龙光、珠海华发、融创中国、融信中国、招商蛇口、保利发展、绿城中国。最终,虹口地块由招商蛇口旗下太仓嘉商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成功竞得,成交价44.04亿元,溢价率28.4%,成交楼面价约8.11万元/平方米。
人事动荡已成常态?
事实上,华润置地自去年以来人事频繁动荡。先是2019年3月,吴向东离职;2019年12月唐勇调任华润电力执行董事兼总裁。期间,赵炜、王笑、蒋智生、迟峰等人相继离职。2019年末,王祥明获委任为华润置地董事会主席、非执行董事及提名委员会主席。
如今,高层动荡之后,区域层面的人事变动也随即引发。
而在“围标”事件发生前,陈刚所掌管的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大区是华润置地三大业务核心区之一。公告显示,2020年前9月,华东大区总签约金额为555.6亿元,占比29.1%,在6个大区中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华南大区。2019年,华东大区全年实现签约金额729.27亿元,占比达30.1%。
记者注意到,今年6月份,华润置地还以总价34.32亿元拿下上海静安区北住宅项目,溢价率20%,总楼面面积6.95万平方米。截至9月末,华润置地今年下半年已获取25幅地块。
公告显示,今年前9个月,华润置地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额1910.16亿元,同比增长8.9%;签约面积987.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在2019年中期业绩会上,华润置地公布2020年的销售目标为2620亿元。据此计算,华润置地前9个月已完成全年业绩72.9%。
另外,截至9月末,华润置地2020年累计投资物业实现租金收入约86.7亿元,按年下降2.7%。
10月28日晚间,华润置地发布公告称,公司作为借款人就总数为2亿美元的贷款融资与一家银行订立了一份贷款融资协议,该贷款融资自协议日起计为期一年。
公告显示,根据该融资协议,如果华润集团停止直接或间接持有最少35%华润置地已发行股本,或拥有委任权委任公司董事会成员,将构成控制权改变。于本公告日期,华润集团拥有本公司约59.55%的已发行股本。
倘发生该融资协议项下的控制权改变,根据该融资协议,贷方可宣布取消提供贷款额度及/或宣布所有未偿还款项连同贷款额度项下所有应计利息及其他所有本公司需于该融资协议项下支付的款项即时到期及须予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