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魅力南京 > 南京资讯

村民理事会“理”出垃分新景象

2021-03-10 09:18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陈昊烨 朱承超 毛金粟

  南京都市圈讯  如何让垃圾分类给美丽村庄加分?记者昨天在六合区横梁街道三友湖村柳塘余组见识到了一个好办法——村民理事会每月一次“讨论”,研究哪家做得好、哪家还有问题,然后再派专人上门指导。这一“熟人带熟人、熟人督促熟人”的模式,不仅让小小村庄的垃圾各有归属,美丽村庄也因此增色不少。

  花红柳绿,碧波环绕,时下的三友湖村柳塘余组进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柳塘余组并不大,共有48户农户。在管理粗放的时代,这个小村庄也有着垃圾到处飞的“黑历史”,可如今家家户户门前屋后干干净净。

  烂菜叶丢进厨余垃圾桶、塑料袋放进其他垃圾桶……记者昨天走进村庄时,村民蒋萍正拎着一包厨余垃圾认真分类,一举一动颇为娴熟。“推动垃圾分类,街道给家家户户都配上了干湿垃圾两分类桶,但开始,大家并没有分类意识,依旧一股脑儿堆积在一起,时间久了,分类桶甚至成了蓄水桶,不少人觉得垃圾分类是形式主义。”蒋萍说,她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但如今彻底转变了观念,“我们只要将干、湿垃圾区分好投进桶内就可以了,保洁员上门收运时再帮着四分类。因为简单易操作且看到成效,分类已经成为村民的‘共识’”。

  村民是如何从“质疑”到全民参与的?村民理事会负责人余文龙介绍,他们先从理事会5位成员“规范学习垃圾分类”开始,在理事会成员、老党员的宣传示范引导下,调动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与此同时,理事会成员还通过“包干到户”形式,每人对接4户以上家庭,指导帮助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每月理事会至少一次碰头研究哪家垃圾分类还有问题、该怎么解决。这一模式,让村民们很快熟悉垃圾分类,而村容村貌的显著变化也让大家看到了分类带来的甜头。此后,在街道、村的支持下,理事会还组织开展了垃圾分类星级评选,对星级户给予适当的积分奖励,积分可以和分类积分一样兑换生活用品,进一步促进了垃圾分类的良性循环。

  “以前一遇刮风,塑料袋满天飞,一到夏天,蚊子苍蝇随手抓,现在不一样了,保洁员每天沿村巡回收运,垃圾根本没有落地的机会。”村民张先生深有感触。

  “自己的事自己办,大家的事商量办”,余文龙表示,只有发挥百姓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推动垃圾分类生根发芽。眼下,理事会正商量着尽快把生活垃圾分类纳入村规民约,不断强化村民的自主管理意识,让垃圾分类在小村庄成为新时尚。 


关于我们 | 全国服务热线:400-859-8776  法律顾问:江苏玄博律师事务所 臧力 15195990983 苏ICP备19040432号-3苏公网安备 3211830200027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