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魅力南京 > 南京资讯

提供家务援助,给职业女性"帮把手"

2021-03-08 10:46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宁人宣

  南京都市圈讯  近日,全职太太离婚后获得五万元“家务补偿”的新闻,在网络上引发关注,家庭中繁重家务往往由女性承担,由此导致女性职业发展甚至就业遭遇隐性歧视的现象引起不少网友热议。 

  对此,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南京浦口区霞光幼儿园园长蒋宇霞呼吁建立一个“家庭友好型”社会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公益专业家庭服务的供给,减轻女性家务负担,降低家庭照护压力。 

  “尽管根据领英《中国新兴职业报告2019》,近年来,女性普遍被认为在新媒体、沟通、管理等软技能方面具有优势,特别是产后重返工作岗位的专业女性在照顾、耐心和责任感方面有更卓越的表现。”蒋宇霞指出,但是,女性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劣势一直都存在,甚至有所增大,“南京一项最新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近六成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女性就业遭遇隐性歧视现象较为普遍,其中硕士及以上的群体超过3/4,月收入超过1.5万元的群体超过70%;七成被调查者认为女性就业机会少于男性,约四成曾因性别而被拒绝面试或不招收;女性就业过程中仍存在程度不同的隐性歧视,表现为男女同工不同酬、因生育被调岗或降薪、女性升迁‘天花板’等现象。” 

  而让女性、甚至高知女性在人才市场被隐性“抛弃”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婚后女性往往是家庭中承担大部分家务劳动的一方,“育儿、清洁、做饭、照护等家务劳动,成为企业考虑女性职场竞争力重要因素,也成为不少女性向更高管理层晋升的主要‘拦路石’。” 

  “随着中国女性独立意识的大幅提升,互联网时代为女性灵活就业开放了更多可能性,如何平衡职场和家务,如何平衡事业和育儿,成为拉高生育意愿、解决人口下降问题的重要一步。”对此,蒋宇霞呼吁,政府部门需认真考虑增加社区的家庭服务综合空间供给。 

  蒋宇霞建议,应鼓励有条件的大型国企央企、园区和基层社区率先建立公益性专业化的0-3托幼机构,倡导“带着孩子来上班”。在新建园区、社区,强制性要求给予相应配套服务空间供给,政府孵化扶持公益性专业化服务,分担减轻女性的家务负担,让工作日“去家务化”,节假日“去工作化”。 

  “只有大力发展专业化、社区化、市场化的家庭服务综合体,依托大数据技术等精准赋能和精准匹配,给家庭更多的选择与替代服务,才能使女性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脱离出来,更好地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同时提升生育的意愿。”蒋宇霞表示。 

关于我们 | 全国服务热线:400-859-8776  法律顾问:江苏玄博律师事务所 臧力 15195990983 苏ICP备19040432号-3苏公网安备 3211830200027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