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魅力南京 > 省内资讯

赵启斌|恣肆淋漓 豪纵清狂——祝允明草书北郭访友七言律诗赏析

2025-02-05 09:48 来源:赵启斌  作者:赵启斌

  南京都市圈讯  明祝允明轴纸本嘉靖十一年(1532)纵148.8厘米 横51.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W020250202736930395730.png

  祝允明(1461—1527年),明代著名书法家,字希哲、晞喆,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枝指生、枝山樵人等,世人称为“祝京兆”。弘治五年(1492)中举,曾任广东兴宁知县、应天通判。擅诗文,工书法。与唐寅、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与文征明、王宠、陈淳并称“吴中四子”。祝允明早年受祖父祝颢、外祖父徐有贞影响,后受李应祯的指授,因而在书法上具有很深的素养,《明史》说他“五岁作径尺字,九岁能诗,稍长博览群集,文章有奇气,当宴疾书,思若涌泉。尤工书法,名动海内”。祝允明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草书则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等人。经过长期书法艺术实践,以精湛的书法造诣而成一代书法大家。著有《前闻记》《九朝野记》《祝子罪言》《怀星堂集》等。南京博物院所藏《草书北郭访友七言律诗》所书诗篇即为祝允明55岁在任兴宁县知县期间写的一首物候诗,是祝允明晚年的书法精品之作,通过对兴宁郊外景致的描绘,访友散心的体会,抒发出希望能束装归隐的内在微妙的精神思绪。

  明代是我国继续汲取帖学营养致力于书法创作取得书法艺术成就最为成功辉煌的一个时代,这一时期的书法家尤其明代中后期出现的书法家大都比较注重精神性、表现性、自我个性的挥发,使书法呈现出新的面貌特点,张扬个性,带动了书法新的变革时期的到来。祝允明、张瑞图、黄道周、王铎等人都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书法大家,将我国传统的帖学书法推向高潮。明代书法艺术成就的取得,显然与此一时期思想解放、尊崇个性的新思潮出现有关,明代中晚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祝允明同时代王阳明(1472—1529)心学的兴起以及稍后狂禅之风的盛行,都影响波及到书法领域,将书法艺术带进了新的发展时期。祝允明的书法成就的取得显然与这一历史时期思想观念的变革、文艺思潮的形成有着必然的关系,这也是祝允明出现的社会历史文化基础。祝允明的草书在当时就已经有“书圣”之誉,被誉为狂草第一,“书学自《急就章》以至羲、献、怀素,无不淹贯,而狂草本朝第一”、“当时评者云其书法顿挫雄逸,放而不野,如鹤在鸡群,风格迥绝”(明朱谋垔《续书史会要》)、“近吴中祝京兆、文待诏皆专门毫翰,吴人所谓书圣,谁敢异议”(詹景凤语)。南京博物院藏祝允明《草书北郭访友七言律诗》即是其晚年所书写的狂草书法作品,充分体现了其在狂草书方面的精湛艺术造诣。

  祝允明科举仕宦很不得意,直到晚年的1514年才有广东惠州府兴宁知县的授任,踏上了仕途。正是在此次知县任上,祝允明因访友起兴,才有《草书北郭访友七言律诗》的问世,在《草书北郭访友七言律诗》狂草之作中淋漓尽致地书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切感受和精神情怀:

  风物幽妍上郭宽,访朋因得一回看。

  家家黄士墙三尺,处处清渠竹数竿。

  欲雨欲晴云半密,如秋如夏汗微干。

  苦吟应得山人句,却笑笼头少鹖冠。

  严访友一首,书幽仪轴子,枝山。

  以白描的笔法描写了自己在郊处访友所见到的情形。“风物幽妍”的别有景致当是最适合高士、隐逸之士、山人的退隐之所。远离城区的郊外小村,晴雨自适,该是多么惬意、多么富于诗意的幽闲栖居生活啊。

  《北郭访友七言律诗》在祝允明的狂草书法作品中占据重要地位,这是书法家趋向晚年草书近于风格成熟的代表之作,创造出果敢苍劲、恣肆淋漓的狂草书风,给人以风骨烂漫、天真纵逸之感。《北郭访友七言律诗》书法的章法布局非常注重气势和节奏的展开,自开端起笔即呈现出惊人的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祝允明磅礴激越的精神情怀。在空间处理上祝允明多采取四面撑满的方式进行布局,没有过多的局部空间的微妙处理,而是长枪大戟,纵横出击,进行空间的分割、安排,真力弥漫,给人密不透风的之感,营造出雨骤风狂的空间气势和运行节奏,雄放的气势和激荡的视觉冲击力量,将狂放纵逸的审美意象淋漓极致地凸显出来。《北郭访友七言律诗》在字形处理上,多取欹侧之势,使得字势飞动起来,形成若飞若动、若跑若停、若张若弛、若蹲若卧的情态,再加上有意加以扩张的造型处理,或有意拉长纵长的字形,或有意加以扩大横向的扁形字体,有意加大扁方、肥瘦、大小、斜正的对比,都传达出书法家纵放雄浑的在结体、造型能力,气度雄放,使豪纵的自我精神情感、激越的审美意象在空间结构上获得淋漓尽致的展布。

  祝允明的书法主要成就于狂草,他的狂草笔法多来自怀素、张旭、黄庭坚书法的继承,提按和使转笔法交互使用,行与行、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很近,造成非常强烈的内在张力和冲撞、对冲之力,形成了汪洋恣肆、淋漓尽致的狂草笔墨风神。此件《北郭访友七言律诗》草书笔法精熟,无论用墨用水都表现出祝允明草书用笔所特有的一些特点。如注重湿笔、淡墨的运用,深得燥润对比的奇特效果,即使数百年过去,看过去仍如刚刚写成一般,于半润半枯间呈现出动人的韵致,不能不让人惊叹其笔墨的高妙,用水、用墨的卓越。草书《北郭访友七言律诗》线条洗练明净,纵横自如,出入生灭之间,营造出苍润清雅、老辣秀嫩的笔墨感受,其恣肆淋漓、豪纵清狂的书法风格特色的确立,其若飞若动的书法视觉特色的形成,幻如烟雾审美意象的出现,都在祝允明的用笔上极为充分地显现出来,其奇特的笔墨法度提升了祝允明狂草书的水准和高度,远远拉开与一般书家的距离。

 


关于我们 | 全国服务热线:400-859-8776  法律顾问:江苏玄博律师事务所 臧力 15195990983 苏ICP备19040432号-3苏公网安备 3211830200027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