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都市圈讯 傅抱石先生(1904—1965)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山水画家、美术教育家、美术史家、篆刻艺术家。他在中国画、篆刻、美术理论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在中国画上所取得杰出成就,使他获得了崇高的历史地位。今年适逢傅抱石120周年诞辰,谨撰此文作为对他的缅怀和纪念。
傅抱石一生从事艺术教育四十余年,写下了260万字以上的专著和专题研究文章,作画三千余幅,篆刻四千余枚。对于一位中国美术史学者来说,有着如此的著作量和影响力,应该是非常成功的了。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不断地连续跨界发展,在书法篆刻和绘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正是傅抱石的中国画艺术实践活动,将传统中国画推进到了现代绘画的范畴。
傅抱石是我国二十世纪绘画史上不可多得的绘画奇才。在他的家乡,堪可与明末清初的朱耷相提并论;在江苏则堪与六朝以来的顾恺之、董源、巨然、李成、黄公望、沈周、龚贤、髨残、黄宾虹、李可染等画家相并列。二十世纪是中国画艺术大师并出的时代,吴昌硕、齐白石、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潘天寿、李可染等纷纷出现,高手如林,目不暇接。傅抱石在这一杰出画家行列中毫不逊色,以自己在艺术上的创造性贡献,奠定了他在二十世纪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地位。
傅抱石最突出的贡献首先在中国画领域表现出来,尤其山水画创作方面贡献最为巨大。傅抱石将古人诗意、大自然的雄奇境象、个人的天赋才能以及时代精神完整地耦合在一起,在对自然山川的深刻感受中揉入强烈的生活气息、时代气息以及他的精神情感体验,注重气势的铺排和个人精神气性的张扬,激烈壮阔、豪迈磅礴的思绪笼罩整个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抱石皴”的出现也充分体现出他在山水画史上的地位,毕竟中国山水画史上也只有宋代的米芾父子以个人名字命名“皴法”的殊荣,即米氏云山。当然,傅抱石在人物画领域创造出来的艺术特色、贡献和成就也不可忽略。几十年的努力,傅抱石创作了大量历史故事画以及以屈原、杜甫等唐人、明清诗人、毛泽东主席的诗词意境为内容的诗意画,通过对历史人物以及历代诗人诗意的描绘,寄托了自己的心迹、理想和抱负。优美的人物形象、高逸清俊的精神情态、秀丽典雅的画面意境形象地传达出傅抱石的理想审美境界和自我精神意象。
在中国人物画绘画技法方面,傅抱石继承了中国传统人物画的优良传统,尤其晋唐以来在人物画写形传神、笔墨乃至色彩上的伟大成就,同时通过自己的实践,揉进散锋破笔之法,创造出了一种既纵横挥洒而又鲜艳精工、高古典雅的人物画笔墨风神,乱中有整,粗中有细,使中国人物画在他手中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复兴、接续了中国人物画的优秀传统。傅抱石的人物画在现代中国人物画史上别具一格,创造出了深具自我个性特色的中国人物画艺术风貌。
傅抱石在书法篆刻上有着全面的修养,他在书法篆刻艺术方面的成就亦是有目共睹。傅抱石的书法取法多样,深受甲骨文、金文、汉隶、魏碑书风以及唐、宋人行草书法的影响,我国悠久的传统书法艺术为他的书法带来源源不尽的创作灵感和精神源泉。傅抱石书体多样,书法布局以风神胜,在整体上往往呈现出疏伟壮阔、潇洒灵秀的审美境象。他的魏碑体书法整肃雄峻、劲峭清挺,行草书雄浑刚劲、瘦硬挺拔,深得骨力洞达的审美意趣,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其书法用笔深得传统书法用笔顿挫、斩截之法的精髓,下笔斩钉截铁,不拖泥带水,给人以痛快淋漓之感。当然,在傅抱石的书法艺术中,他的篆刻艺术所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长期浸润于兹,几千枚印章创制出来,其体悟和觉解的深刻可以想见。傅抱石遵循“印从书出”的治印原则,从石鼓、金文、诏版、权量、钱币、瓦当等艺术形式中不断汲取营养,通过特有的篆刻艺术形式将自己的情绪、心境完整地表达出来,他的篆刻既真率自然、典正奥远,又才情奔放、敛放自如,形成了特有的艺术特色。傅抱石的篆刻艺术整体风格特征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即:端凝浑穆、宽博峻拔、茂密疏朗、雄秀古雅。从中可见他的审美价值取向和精神气息。傅抱石说,“中国艺术最基本的源泉是书法,对于书法若没有相当的认识与理解,那么和中国一切艺术可说是绝了源”(傅抱石 《中国篆刻史述略》),这可以看做是傅抱石书法篆刻艺术成就的精神写照和艺术宣言。正是在书法篆刻上的卓越造诣,奠定了傅抱石在二十世纪中国篆刻史上的坚实地位,不愧为吴昌硕之后才情奔放的杰出篆刻大家。
作为一位中国美术史家,傅抱石在中国美术史论领域也取得了极为突出的学术成就,对中国美术史专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傅抱石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直到去世前夕,几乎从不停笔,写下了大量的研究论文、专题文章,撰述了为数不菲的美术理论、美术史著作、编著,如先后撰述的著作、编著有:《国画源流述概》《摹印学》《中国绘画变迁史纲》《中国绘画理论》《基本工艺图案法》《刻印概论》《大涤子题画诗跋校补》《中国明末民族艺人传》《中国篆刻史述略》《木刻的技法》《中国美术史》《石涛上人年谱》《中国的人物画和山水画》《写山要诀》《山水人物技法》《中国的绘画》《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的研究》等。从以上所列即可看出傅抱石在中国美术史论方面的精湛造诣,看出其在这一领域所付出的惊人勤奋与努力。
傅抱石去世后,他的夫人罗时慧女士及其子女开始陆续将他的作品向国家捐献:1972年,罗时慧女士及其家人将被郭有守在1943年至1946年间带往欧洲保存在巴黎东方艺术博物馆的33件作品捐赠北京故宫博物院;1979年罗时慧女士及其子女将傅抱石绘画作品365件捐献给江苏省人民政府,由南京博物院集中收藏;2007年,罗时慧女士及其子女将傅抱石生前自刻印71枚、写生画稿290幅、手稿86件(套)捐赠江苏省人民政府,再次入藏南京博物院……此外,傅抱石家乡江西省新余市博物馆以及其他公私收藏机构也不同程度地获得了罗时慧女士及其子女的捐赠。这批入藏各博物馆的傅抱石书画作品及手稿对于各博物馆展开日常展览工作、对外文化交流、艺术研究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傅抱石是一位具有深邃、丰富的综合文化艺术素养的文化学者和艺术家,作为中国画发展与创新的重要人物在二十世纪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傅抱石的成长离不开大时代的洗礼和他个人的卓异天赋以及一生对艺术事业的坚持、惊人的勤奋与努力。特定时代、综合人文素养和特有的个人天赋才情造就了傅抱石的艺术、文化和生命。傅抱石在艺术上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不仅将他推上了艺术创作的巅峰,而且也成为这一个时代艺术发展的象征和坐标。民国年间江苏绘画跃居中国画的中心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江苏绘画群体性地崛起,傅抱石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傅抱石参与创建江苏省国画院、推动新金陵画派的诞生,直接促成二十世纪后半期江苏乃至新中国中国画高原、高峰的出现,起到了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对于江苏乃至我国二十世纪现代中国画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中西文化艺术交流和碰撞中,傅抱石完全可以作为东方文明的代表和象征与毕加索所代表的西方文明进行同能量级的对话!
今年适逢傅抱石诞辰120周年,重提傅抱石显然具有特别的意义,不仅是对以傅抱石为首的一代卓越的中国画家的缅怀和纪念,也是对二十世纪中国画的回溯和洗礼,更是对二十一世纪新时代的瞻望。我们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文化灵魂、卓越的艺术精神和重大的科技成就作为时代的写照和象征。在二十一世纪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时代,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的时期,重新反思还不是非常传统的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和中国文化,应该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弘扬傅抱石精神,传承优秀文化,也只有在如此雄厚的中国画、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创造出我们二十一世纪无愧于新时代的卓越艺术和优秀文化。
赵启斌,原籍山东滕州。中国文艺家评论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员,中国致公党党员。1993年至2000年在南京艺术学院学习并担任林树中教授学术助理从事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工作,2000年供职南京博物院古代艺术研究所,从事中国美术史、中国书画理论及历代书画研究。先后独自或参与完成四十余部画集、著作、编著的编撰或著述,完成专题文章、研究论文数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