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都市圈讯 (图文/李国平)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千年古村徐巷村走近画中,也有人说,画中的徐巷走到了现实,谁是墙画,谁是真实的村貌?有人很难分清,这是近两年来,镇江宝堰徐巷这个千年古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的结果。
据史料记载和徐氏宗谱及徐巷村代代的口耳相传,徐巷村历史悠久,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徐巷村还没有建村的时候,这一带曾经有一个在当时名声显赫的大村——谢家村!徐巷村多名高龄老人讲述,徐巷村东南方向,东至王巷村,西达塘西村,南到李家边村一带的方圆数公里范围之内都是谢家村。据史料记载,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刘禹锡就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告诉了我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名门望族王氏家族和谢氏家族。与王氏并列排名的谢氏家族,非常了不起!他们在历史上做了众多的贡献,人才辈出的谢氏家族不仅有著名“驴友”谢灵运,更有著名才子宋玉。他们留下了典故和文化,在今天依然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文化瑰宝。
谢氏的姓氏来源源自任性。黄帝时期中国的姓氏只有12个,其中任姓就是其中之一。根据《左传》的记载,黄帝二十五个儿子中有十二个有姓氏,其中第七个就是任姓,任姓建立了多个国家,其中就有谢国。后周宣王时期,谢国被赐给了申伯,谢国被灭后,谢国的子民就以国为氏,成为了谢氏。魏晋南北朝时期,谢氏在东汉成为望族,是“崔卢王谢”四海大姓之一,到了东晋时期,宰相谢安、都督谢石、名将谢玄都出自谢家,在中国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疫——淝水之战就是在谢家三杰的导演下完成的,除了为后世留下“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成语之外,淝水之战最重要的是使得流落到南方的汉族中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这个时候谢氏族人的足迹遍布到了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等地区。
唐朝五代时期,受到战乱等影响,中原地区的多个家族不断南迁,其中就包括了谢氏族人。有一支谢氏族人迁涉至宝堰东(今徐巷村东南方向定居并建村,即谢家村),谢家村规模在当时非常大,名声显赫,谢家村有人在南方割据政权的朝庭内任高官,一说任宰相,也说是武将统领,因不与朝中奸臣为伍,也可能是站错了队,被人诬陷谋反,被朝庭殊灭九族,谢家数千人口惨遭杀害,外姓人口逃之夭夭,谢家村从此灭绝,当时因杀的人太多,来不及一个一个掩埋,就地乱堆放埋在一起,后人称这里为“谢坟”,千百年来,徐巷村的一代又一代人都知道徐巷村东南方向的一大块土包叫“谢坟”。
谢家村灭绝以后,北宋未年,北方有徐氏三兄弟因战乱来到江南,一支在上会的毛甲柞落脚建村,一支在常州市金坛区的徐甲建村,一支在宝堰东(即现徐巷村址)建村,当时不叫徐巷村,因徐氏兄弟初到这里的时候,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有很长的堤岸,从更远的西边看这里日出泛红,芦花摇曳,当时建村的徐氏先人取名为赤岸(也称赤溪),到了清代至民国年间才更名为“徐巷”。
徐巷村从北宋年间的徐氏先祖开始就修建《徐氏宗谱》,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都举行隆重的晒谱活动,学家训、晒家谱、敬长辈,这些传统的民俗活动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保管这套《徐氏宗谱》的退休教师徐罗虎说,宗谱中的24字徐氏家训,虽历经近千年,但仍在激励全村村民的言行。“徐巷村世世代代靠这24字家训,文人孝子辈出,会将这个好的村风民风一代代传下去。”
徐巷村现有水面2200余亩。与鑫能、鑫利光伏电力有限公司和华润(镇江)新能源有限公司共签订了合计2千多亩使用水面,村民们在家就能享受阳光带来的红利。今年以来,徐巷村花大力气,下大功夫进行村庄整治,全方位开展乡村振兴目标。徐巷村辖8个自然村,每一个自然村都有健身广场。每一个村民都是环境保护的责任人,形成了一户看一户,一村看一村比环境整洁的良好氛围,徐巷村从村容村貌,到村民行走的桥梁,再到村民的文体活动,都在变化之中,让古老的村庄彻底脱胎换骨,焕然一新,古村的内涵没变,古村的优良传统没变,变化的是去掉了陈规陋习,变化的是村庄变成了美丽的花园,变化的是墙画走到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