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都市圈讯 福地茅山与宝地龙山之间珍藏着一块风水宝地,形如燕窝。柘培头村坐落其间,它与龙山遥相呼应,苦近若远。古村落坐南朝北,依山而居、房屋高低错落有致,曲拆向东。村前一条小溪流顺势绵延向东流入骆阳河汇入长江。也给村增添了灵动之气。
柘培头村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始祖芮世蒿从金坛紫阳桥迁居至此娶妻生子,用自己造窑的手艺为村建窑烧砖砌房,其功德无量。明崇侦七年,村中又出了一位高官,是福建总兵的武进士芮应魁,为建起“走马楼”彰显了村的经济实力和人格魅力,被后人敬仰。
朝代更达历史变迁。清同治年间,政治腐朽,内忧外患,鸦片毒害,民不聊生。太平军起义,风起云涌。村近有五十多人被卷入这场农民起义的战乱之中,最终洪氏灭亡,太平梦碎,村中有一半人死于湘军屠刀之下。对于这座弱小的村庄,不能不说是空前绝后的一次大灾难。
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柘培头人们又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苦难,直到新中国建立后,苦难的人们终于从战乱中解放出来,以大集体吃大锅饭,生活虽然安稳,但还是食不果腹,并没有彻底改变贫穷的面貌,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绿大地,唤醒人们,全国实行改革开放。土地承包到户,多余劳动力纷纷由农村奔向城市,打工务农,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向多元化发展,人们的生活终于从温保走向小康。现如今柘培头村土地总面积达千亩,92户270人,家家户户都是二层楼房,轿车已基本普及每个家庭。虽然农村生活日趋城市化,一部手机能通行天下,闲暇之余的人们或漫步在村里村头水泥路上,或在村头健身场健身和休闲,都彼此享受着生活的惬意和甜美。
一方水土养方人。这片宝贵的文脉之地,从解放后源源不断地为村里润育出很多高等人才,博士博士后2人,硕士研究生10人,其中最优秀的有:中国著名地质学家芮宗瑶;中国地质研究院硕究生芮克俭;大校军衔军官芮思荣;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博士生,现就职于国家国资委的芮旭东,曾在德国留学现已回国;奋斗在国家新材料科研最前沿的芮文彬。村中还有毕业于普通大学院校很多,真可谓人才辈出。
在2020年全国抗击疫情维艰之时,村里的爱心人士积极带头捐款捐物,有好几位积极参加到抗击疫情最前沿争做志愿者,这种爱国爱家的无私无畏情怀值得人们去学习弘扬。
很欣慰,柘培头这片富沃的土地,不仅养育芮氏家族的人们,同时也用宽广的胸怀接纳外地异姓流浪谋生的人们,分别有:李、王、汪、骆、吴、何、孙、陈、林等各姓氏的人们在此安家落户,与芮氏家族的人们有缘相聚,比肩为邻,在平等互助的环境下共同致富。这种甘苦与共的无尚宝贵精神财富值得倍加珍惜。这也是柘培头村文明之本,幸福之源。
回望柘培头村近五百年的历史变迁,无不让人感既万千。这种艰苦奋斗,勤俭持家,乐于奉献,崇文重教,和谐共处的优良村风家风将薪火相传,万代流芳。(图文/柘培头村民芮思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