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都市圈讯 金秋十月,桂花飘香。日前,记者走近了句容市茅山镇东霞村连片的水稻海洋中,微微秋风,感受到百亩稻浪的涟漪,也看到村民丰收的希望。
2019年,东霞村党总支书记田礼双和总支委一班人经过多番思考,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最终把发展的眼光盯在传统的粮食生产上,专门成立了句容市茅山镇东霞土地股份合作社,开始种植绿色优质稻米。至2022年,入股水田由101.5亩增至220亩,入社农户也由21户增至34户,分红也越来越高,农户都十分满意。
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后,东霞村党总支和村委专门申请注册了“句曲东霞”商标品牌,在镇江农科院以及农业专家赵亚夫的指导下,至2022年,种植上农沪软1212和镇糯29这两种水稻优良品种,其中镇糯29为订单式种植,专供容道酒和糯米醋,而上农沪软1212也销路畅通,去年实现三个月就销售一空。
2021年,东霞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申请了“2021年度茅山镇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泵站1座、明渠2540米、疏通沟渠320米,涵洞60座,节制阀5座,分水井6座,放水口127座,田间道路1.63千米、沟塘护坡135米。
东霞村党支部副书记汪伟告诉记者,2022年为算好高标准农田项目的“经济账”,东霞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实施“小田变大田”,一辆小型挖机充当“推埂机”在田间作业,利用翻斗车来回运土,将田间相隔几十米、高约0.25米、宽约0.4米的田埂很快推平。
谈起“小田变大田”的好处,村党总支书记田礼双说“推平田埂首先便于农机操作,其次是能够增加稻田的耕种面积——根据测算,一亩水田大概有5%的面积是田埂。目前,东霞已推平了100多亩水田的田埂,至少多出5亩田来种水稻,获取净收益。田埂推平后,连片大田的灌溉、机械、人工等作业成本至少降低30%。”
2022年,村里还加强了稻田边的生态水渠的建设。以前是混凝土浇筑水渠,其内壁光滑平整,意味着防渗效果好,也不长水草,能提高水的流速。但是,蛙类等小动物来说,却无法跳跃。而现在生态水渠用泥土和石块堆砌而成,其内壁粗糙,起伏不平,蛙类可以轻松翻越,无碍迁徙,使它们成功跃入田中,捕获蝗虫和黏虫,形成良好的生态链。
2022年度,东霞村申报了“镇江市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建设项目”,主推的生态农业技术或模式是推广秸秆和畜禽粪污堆肥生产有机肥技术,其主要建设内容是建造300平方的堆肥场一座(正在建设中),购置秸秆粉碎机1台(已购)、秸秆打捆机1台(已购),综合利用秸秆、畜禽粪污堆肥生产有机肥,逐步减少化肥用量使用量。建设堆肥场对禽畜肥料的综合利用;整理大小不一田块,方便农机运行;利用醋糟、有机肥、绿肥、秸秆还田不断对土壤进行改良。汪伟表示,鉴于有些村落的农田检测出农残的情况,自己生产的有机肥更加放心;并且,一直宣传禁止焚烧秸秆并不能解决秸秆的根本问题,我们的“秸秆和畜禽粪污堆肥生产有机肥技术”运用成熟后,恰好可以帮助农户们从源头解决秸秆问题。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不仅如此,随着合作社规模的不断扩大,东霞的稻米产量也在日益增长,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今年,东霞村建造了自己的稻米加工厂房,引进稻米加工包装一体化生产线,预计成品米日产量达2万斤。
放眼望去,水稻已金黄,偶有杂草超过水稻的高度在风中摇摆。汪伟说,前期控草很重要,为了保证东霞的稻米是真正的绿色有机稻米,二百亩水田全靠人工控草,人工耗时多成本大。2023年将推行“稻鸭模式”的尝试。
种植有机稻米,实行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村民经济条件进一步改善了! 如今,东霞村有了水泥路,太阳能路灯,改造了水电和旱厕。东霞村的党总支书记田礼双和总支委一班人所积极探索振兴乡村发展的新模式,带领勒劳朴实的东霞村村民以土地流转为契机促产业发展,继续书写共享共富新篇章。(图文/ 魏荣霞 杨 洽 王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