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都市圈讯 被誉为“军中一枝梅”的著名画家张永荣“生命的礼赞”个人画展将于6月18——22日在南京图书馆举行。据了解,该展览将由江苏省文化促进会、南京图书馆、玄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主办,益童基金会和益生书画院承办。
张永荣是军中卓有成就的花鸟画名家,尤擅画梅。现为南京益生书画院院长,中国画花鸟研究会会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空学院文化导师。梅花是南京的市花,他的梅花系列作品曾作为政府访问时的团队赠礼,作品构思精巧、清新朴实,形神兼备富有笔墨情趣,为海内外机构和藏家所青睐。
本次画展将展出91幅作品,以傲霜梅花为主角,为近些年的精品力作。其中一件压轴之作《大画红梅》,长6.2米高2.7米,所用纸张,已存放20多年。构图上,借鉴了关山月笔法,以掌控整体画面,在具体创作上,秉承梅花创作口诀:“老杆像弓,新枝像剑,画梅,枝干很重要,尤其是短枝,要画出剑出鞘一样的感觉”。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张永荣居于南京东郊,与梅花山相邻,艳阳赏梅、雨中惜梅、踏雪寻梅……他笔下的梅花摇曳生姿,拙倔强硬又富有灵动之气,给人一种清新之美和向上的力量。
张永荣1948年出生在浙江浦江县樟山头的一个普通农家。那里山青水秀,民风淳朴,素有“文化之邦”“书画之乡”之称,明朝宋濂就曾在浦江生活、工作过。当地的根雕、剪纸、走马灯驰名中外,浓厚的艺术氛围就乳汁一般哺育着他长大,“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是他再熟悉不过的童年的乡村记忆。一颗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种子植入心底,悄悄萌芽。上学后读到了王冕学画、达芬奇画蛋的故事,激励他拿起画笔开始描绘身边的美,表达心中对美最淳朴的感受。
高中毕业后,张永荣在县婺剧团画了三年舞台布景图,踏实肯干,得到了浦江老乡,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方增先的亲自指导。1970年走进军营,他刻苦上进,投身美术宣传和电影放映,工作干得有声有色,一路晋升至前线话剧团政委之职。
1992年,44岁的张永荣正大展宏图之际,病魔却不期而至,来得十分凶险,他被确诊为直肠癌,且已扩散到肝部,只能行切除大手术。一灾未去一祸又至,心肌梗塞接踵而至。几年内他动了三次大手术,心脏装了4个支架,化疗达13次之多,他九死一生,最瘦时只剩下90多斤。面对病魔,他坦然接受,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他如梅花山上风雪中的铁梅一样,坚挺又顽强,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大病初愈的他又以大爱之心组织抗癌病友联谊会,积极交流、传播抗癌经验的正能量。此后的他放下所有行政工作,重新拿起画笔,也正是这种特别的人生经历和生命感悟,他笔下的梅花傲雪迎霜、不惧风寒,积极向上。
74岁的张永荣酝酿并筹备了许久,他将画展,也是他个人的首次画展命名为“生命的礼赞”。此次展览还兼顾山水、人物、走兽和鱼虫。 张永荣笔下的山川宏阔、苍茫、厚朴,树和石,酣畅淋漓、刚健有力。梅竹劲挺峻拔,花鸟婀娜多姿,栩栩如生。人物画上的文士、才女呼之欲出。其构图章法,笔墨设色,自成一家。
张永荣十分热心公益事业,2015年领衔成立了益生书画院,策划了大量有影响的社会爱心公益活动,包括两岸百位将军书画展、百名抗战老兵联谊会、百位援疆书画艺术作品展等。张永荣表示,在传播美和正能量的路上要大力发扬老兵作风,愿将爱心公益活动进行到底。(图文/朱旭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