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都市圈 > 长三角

未来五年,南京都市圈将这样建

2021-04-13 10:16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王健

南京都市圈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同意、苏皖两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4月10日,《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即将面向社会全文公布的消息一经披露,即在市民中产生强烈反响。南京都市圈将如何发展?山水相连、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兄弟城市,将如何抱团打造辐射带动更大范围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4月9日正式发布的《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也用一个专节的形式谋划“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典范”。

“南京都市圈”专节:打造全国同城化发展样板区,提升都市圈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共13篇、53章,第六篇《着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第一章《全方位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第二节,即为《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典范》。

该专节指出,我市将在“十四五”时期,加快南京都市圈建设,着力培育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高地、长江经济带重要的资源配置中心、全国同城化发展样板区和高品质宜居生活圈,提升都市圈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具体内容——

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南京科学技术研究和各城市产业发展优势,围绕信息技术、汽车、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现代农业等产业,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一体的全流程创新链。以市场需求和专业化分工为导向,细化都市圈各市产业承接和优化调整目录,加快形成错位分工、交叉渗透、跨界融合的都市圈产业生态系统,保障都市圈产业链完整性和供应链安全性。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和传统产业高端化,协同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

推进统一市场建设。加快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和服务政策衔接,共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立人才共同招引和柔性使用机制,推动各城市引才引智服务优势互补、业务平台互联互通。建立技术转移交易联盟,构建都市圈综合性技术交易市场及专业化技术产权交易平台。加快金融领域协同改革和创新,稳步推进信贷管理一体化,合力强化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建立都市圈共推企业上市的工作联动机制,打造证券市场的“南京都市圈板块”。

加快同城化建设。加强铁路、公路、航道统筹规划建设,共建轨道上的都市圈,协同建设新一代信息和能源等基础设施网。鼓励教育、卫生领域跨界合作办校(院)、组建联盟、对口支援,推进医疗卫生大数据开放共享,推动公交、医疗、文化等一卡通建设。加快社会保障接轨。推动重要民生设施向都市圈毗邻地区布局。依托都市圈自然资源和特色文化,统筹推进全域旅游和大众旅游发展。完善跨区域生态环境监管机制,推动环保数据共享和环境执法标准统一。

深化跨界合作发展。以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为试点,探索建设跨区域合作发展平台。高质量推进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等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创新都市圈常态化协商、政策协调、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等协同机制。

《纲要》其他专节: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口管理、民生改善等各领域加速融合

与此同时,市“十四五”规划《纲要》还在《构建创新协同开放格局》专节中提出,加强与长三角城市、都市圈城市间的技术转移转化合作,鼓励在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参与长三角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知名研究机构在宁设立分支机构。

在《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价值融合》专节提出,推动金融资源集聚,提升金融创新活力和开放能级。

在《提升消费供给质量》专节提出,增创差异化、领先型消费优势,强化对都市圈消费的辐射和引领能力。

在《全方位畅通区域经济大循环》专节提出,优化市场一体化合作机制,提升都市圈内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推动区域内部相关政策互通试点。

在《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专节提出,打通融入区域经济循环的物流通道,构建覆盖都市圈、服务华东、链接全球的物流服务体系。

在《创新人口管理体制机制》专节提出,实施与苏州在积分落户时,居住和社保缴纳年限累计互认,允许省内其他城市居住和社保缴纳年限纳入落户累计认可,探索与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省外城市实施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

在《增强综合交通枢纽能级》专节提出,优化高速公路网络布局,加快建设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禄口至全椒段、仪征至禄口机场高速公路,缓解过境交通压力。

在《提升城市交通供给能力》专节提出,完善快速轨道交通网,加快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宁句、宁滁、宁马、宁仪扬等城际轨道交通,打造“一小时”通勤圈。

健全同城化发展机制:把南京都市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谋划“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今年2月8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关于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

从全国最早启动建设的“跨省都市圈”,到全国首个由国家发改委正式复函同意的都市圈规划,地处长江下游的南京都市圈,连通东部中部两大板块、衔接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枢纽区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市相关部门表示,我市将按照国家发改委复函精神和苏皖两省联合印发的《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要求,认真落实市“十四五”规划《纲要》相关部署,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提升都市圈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目标,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健全同城化发展机制为突破口,着力推动基础设施一体高效、创新体系协同共建、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城乡融合发展,把南京都市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助力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为服务全国现代化建设大局作出更大贡献。(南报融媒体记者 王健)


关于我们 | 全国服务热线:400-859-8776  法律顾问:江苏玄博律师事务所 臧力 15195990983 苏ICP备19040432号-3苏公网安备 3211830200027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