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截至3月28日,今年以来近80家拟上市企业终止审查,多数情况为撤回IPO申请材料。同时,IPO发行保持常态化。截至3月26日,今年以来A股IPO申请共通过108家,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加,但通过率较去年同期有所降低。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指出,监管部门强调保持一二级市场平衡协调发展。应在严把入口关前提下,科学合理保持IPO常态化,更重要的是加快推进投资端改革,鼓励和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保持市场稳定,为全面实行注册制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如何保持一二级市场平衡协调发展?”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日前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圆桌会上在回应近期IPO排队现象时表示,排队现象是多重因素造成的,总体上反映了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活力和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在逐步增强。他指出,只有一二级市场都保持了有序稳定,才能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新股发行生态。
在业内人士看来,实现投融资动态积极平衡,首先应科学合理保持IPO常态化,综合考虑市场承受能力、拟上市企业质量等因素,统筹做好一二级市场平衡。
“符合市场预期的IPO常态化,意味着IPO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因单纯的市场因素而被轻易按下暂停键,也不会大跃进式地集中核发批文,而是要形成明确预期。IPO常态化对上市企业依然有严格要求,要求企业依据当前市场情况合理调整发行时机,防范市场风险。”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德伦表示。
平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魏伟认为,只有确保一二级市场有序稳定,才能更好形成良好的新股发行生态。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进入结构性的深水区,一级市场资金分流效应将相对减弱,注册制发行也将更注重质量。
“实现一二级市场平衡是注册制改革目标,也是市场化改革重要任务。形成良好的新股发行生态,应进一步严把入口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中介机构也应加快成长,形成与注册制相匹配的服务能力,提高执业质量。”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研究员尹中立指出。
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入市
从形成一二级市场平衡新生态来说,鼓励和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入市应是改革的一大重点。
从境外资金增持、境内养老金及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完善配置等情况看,A股市场有望迎来更多增量资金。中信证券预计,2021年居民资产再配置将提速,权益资产是最重要的配置方向,超万亿元资金将借道机构产品流入A股。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预计,2021年A股将继续迎来较大规模的中长期增量资金。在监管部门坚定支持长期资金入市的背景下,银行理财和养老金、社保基金等是A股市场长期资金的源头活水。
此外,境外资金看好A股市场。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净买入逾1000亿元,高于去年同期水平。王德伦预计,未来五年内有望看到平均每年2500亿元左右的外资流入,外资持股占A股流通市值比重有望继续提升。
“要吸引资金主动进场且长期配置股票资产,需监管机构加快推进投资端改革,使引资渠道更多更通畅,为包括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个人存款乃至境外资金等长期资金留在股市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朱建弟认为。
进一步优化市场生态
“当前,我们正按照优化服务、加强监管、去粗取精、压实责任的思路,充分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积极创造符合市场预期的IPO常态化。”易会满强调。
王德伦认为,科学合理保持新股常态化发行,加速构建一二级市场平衡新生态,离不开监管部门、中介机构、企业和投资者共同努力。监管部门需完善制度建设,优化上市、退市及相关配套制度,落实“零容忍”,推动完善证券执法司法体制机制、立体追责体系,还要引导上市公司诚信经营、守正创新,弘扬“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倡导理性投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发行方和中介机构要积极完成询价定价过程,为各方参与及合理定价提供条件;投资者要坚持价值投资,理性看待破发现象等。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表示,应增强资本市场财富管理功能,优化各类机构投资制度,促进居民储蓄向长期资本有效转化。“资产管理市场应提供大量预期收益稳定的长期金融投资产品。资本市场过去比较重视融资端,现在特别重视投资端。资本市场逐渐强化对居民配置性投资的管理和疏导,倡导不把所有投资放在一个篮子里,使金融产品投资收益率与风险性、流动性匹配起来。”他指出。
在投资活跃度不断提升的同时,市场也需更理性的投资生态。“随着‘壳’资源价值减少,有相当数量公司大概率触及面值退市红线,一二级市场估值逻辑将被重塑,新股破发数量将增多,这是注册制改革必须付出的成本代价。进出有序、优胜劣汰的资本市场生态将会遏制市场投机,资本市场生态将不断优化。”尹中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