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赵贤钰 路熙娜 报道
1月26日晚7时,天津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天津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以线上方式举行。市人大代表,滨海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杨茂荣围绕“十四五”期间滨海新区发力“双城”建设及更好融入和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助力世界级城市群形成等方面回答了记者提问。
9个方面 41条措施
全力推进“滨城”建设
杨茂荣表示,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作出了“津城”“滨城”双城发展的重大决策,这是市委赋予滨海新区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定位,更是滨海新区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在“双城”发展战略中,“津城”重点突出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历史文化底蕴特色,打造现代化大都市;“滨城”侧重发展金融创新、研发制造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重点凸显临海特色,打造生态创新宜居的美丽海滨城市,实现“双城”优势互补。
为落实好市委决策部署,区委三届十三次全会作出决议,提出创新立区、制造强区、改革活区、开放兴区、环境优区“五大”战略,以及民生福祉、文化繁荣、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四大”工程。今年专门制定了攻坚行动方案,安排了9个方面、41条措施,项目化、工程化、具体化推进美丽“滨城”建设。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滨海新区要认清肩负的职责使命,主动在全市发展中挑更重担子、扛更大责任,切实发挥好龙头、引擎、先锋作用,围绕宜居城市、绿色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奋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滨城”。
杨茂荣表示,一是要坚持规划引领。以城市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严格城市开发边界,完善空间布局,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和安全,高质量完成并实施“滨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面推进“多规合一”,优化“一主两副六组团”城市发展格局,提升规划设计品质品位,走紧凑城市、精明增长之路。二是要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着力解决港城矛盾、产城矛盾和职住平衡关键性问题。首先,坚持以港为先,城为港让路、为港服务,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加快天津港集疏运货运专用通道建设,完善疏港交通体系,推动内外大流通、大融通、大联通,促进临港产业发展;其次,产城要融合、职住要平衡,使高端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以人兴产、以产兴城,实现港产城融合、港兴产强城旺。三是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统筹推进城市中心—副中心—微中心建设,加快低效用地治理,盘活闲置楼宇资源。实施交通强区战略,加快B1、Z2、Z4线等轨道交通建设,新建改造一批公路干线,畅通城市交通网络。加快新基建建设,提升城市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资,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增加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继续打造一批新地标,让城市更有魅力、更有活力、更具吸引力。四是提升“滨城”绿色宜居度。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871”生态工程建设,高标准建设北大港国家湿地公园,推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推进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巩固12条入海河流消劣成果,全面打造“蓝色海湾”。
抢抓机遇 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杨茂荣说,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两大历史机遇,提升服务协同发展的嵌入度和贡献度,在新发展格局中填格赋能。
杨茂荣表示,滨海新区将抢抓机遇,着力在四大领域开展行动。一是要全力打造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标志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新区累计引进北京项目3283个,协议投资额超过9100亿元。前不久,又出台了进一步推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土地和财税政策保障、优化土地综合利用规划、深化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等10条举措。下一步,滨海新区将进一步增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5大载体承接能力,主动对接北京优质资源,紧盯央企一级总部,瞄准二、三级区域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去争、去引,打造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标杆。二是要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提供产业支撑。一直以来,新区坚持实体经济发展方向,打造了汽车及机械装备制造、石油化工2个两千亿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了生物医药400亿级产业集群和38家百亿级企业。信创产业在全国独具优势,形成以超算、360、曙光、飞腾、麒麟为代表的安全自主可控信创全产业链。从全市“一基地三区”建设定位看,滨海新区有制造业基础、有产业链优势,必须肩负起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提供产业支撑的时代重任。新区要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加快打造“中国信创谷”“生物制造谷”“特色细胞谷”,推进一汽丰田、恒大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加快中沙石化、“两化”搬迁等重大项目投产,推动120万吨乙烯项目尽快开工,加快打造南港世界一流化工新材料基地。到“十四五”末,形成石油化工4000亿级、汽车3000亿级产业集群,智能科技、信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海洋经济和航空航天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三是要提升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功能。支持天津港加快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和环渤海港口联盟建设,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特别是提升天津港服务雄安新区绿色通道功能,打造京津冀最便捷的海上门户。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对外开放桥头堡、试验田作用,加大首创性制度创新力度,推动跨境租赁、进口药械、细胞治疗、保税维修等创新突破,把更多制度创新成果向京冀地区辐射,积极推动扩区工作,打造更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四是要加强重点领域协同。深化体制机制协同,参与设立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推动京津冀审批“跨省通办”。今年新区制定了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计划,涵盖世行和中国营商环境评价全部18个指标;提出135项改革措施,其中77项瞄准全国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目标,着力打造京津冀营商环境高地。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畅通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加强上下游水系协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