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都市圈讯 1月8日上午10点半,记者在夫子庙西牌坊转盘东南角的小亭子里,老远就能看到南京人熟悉的“老太叠元宵”的招牌。招牌下,是一块圆形的竹簸,上面盖着一层白色的棉纱布,纱布上则堆放着圆滚滚的元宵。
过年到这里买几袋元宵,已经成了老城南春节一景,不少老南京人得吃上这一口元宵,这“年”才过得有年味儿。
“叠元宵”火热,一天能卖上万只
“买回家开水下元宵,大火滚一分钟,一定要小火焖一刻钟!”王顺英是“老太叠元宵”如今的手艺传承人,也是“老太”的儿媳。不管是新顾客还是老顾客,王顺英都会这样习惯性地交代顾客。
虽然天气很冷,寒风中仍有不少特地赶来采购的市民。“昨天同学聚会,买了10袋,都分光了,今天再来买两袋回家煮着吃。”家住附近的张先生一边让王顺英给他拿两袋元宵,一边笑着告诉记者,“现在买不用排队,他们家我知道,一到年底,排队长得很!”
“不仅南京本地人来买,不少外地人也年年过来,就为了买我们家的元宵过年吃。”说起自家的元宵,王顺英很是骄傲,她印象最深的,是有个老家在常州的姑娘,因为一次在南京玩儿,偶然吃了他们家元宵,后来就年年坐车到南京站来买元宵,现在自己开车来,一次都要买上20多袋。
说话间,还有美团骑手过来取货,这也是今年刚开通的线上购货渠道。王顺英介绍,每年1月1日开始,“老太叠元宵”就会出摊,一直摆到农历正月十八。“每天早上十点出摊,卖完我就回去准备第二天的元宵。”王顺英说,现在没到腊月,买元宵还不用排长队,等到了年底,排队等半个小时是常事。他们夫妻俩忙不过来的时候,家里的兄弟姐妹都会一起“上阵”叠元宵,每天能卖出去二十几竹簸,上万个元宵,一大家人也都在“叠元宵”的氛围里过年。
60余年老手艺里品童年味道,外卖小哥频频来取货
“我们家这元宵铺子,说起来时间可就长咯,从我婆婆开始挑着扁担卖元宵,到现在有60多年了。”王顺英回忆,最早可以追溯到1952年,她的婆婆就在夫子庙文德桥附近卖元宵,“那时候卖的多是熟元宵,后来有些顾客想要买回去自己煮,于是就开始做生元宵卖。”从那时候起,每年婆婆和公公都是在文德桥、得月台、聚星亭这一带卖元宵。
王顺英上世纪80年代嫁过来后,就跟着婆婆一起“叠元宵”、卖元宵,到了2002年,由于婆婆年纪大了,就由他们夫妻俩继承了这一门手艺。
大约10年前,夫子庙整治,“老太叠元宵”的摊子就摆放到西牌坊外,夫妻俩做元宵每天都是从早忙到晚。“虽然辛苦,但是我得把婆婆的手艺传承下去,夫子庙这一块,多少人家过年就得吃一口我们家的元宵。”王顺英说,“当时有个老顾客跟我闲聊,说老伴儿吃我们家元宵吃了一辈子,我听了之后心里全是满足,当时就觉得,这门手艺不能丢!”
一直住在夫子庙附近的莫启余今年已经74岁了,散步路过元宵摊的时候买了4袋60个元宵。“他们家在文德桥卖的时候,我就年年来买了!那时候还是她家老婆婆在卖呢。”莫启余笑着告诉记者,“我年年都来买,过年就爱吃这一口。”
记者在现场看到,几乎每一个前来买元宵的顾客,都跟老邻居、老街坊一样跟王顺英闲聊几句,今年27岁的林芯瑜家住栖霞区,当天也特地赶过来:“小时候家里长辈买回来的,这几年我都是自己买了回去吃,都是小时候的味道。”
“舌尖上的记忆”传承的是文化
与普通的汤圆不同,“老太叠元宵”家的元宵,先做馅儿,将桂花、黑芝麻、白糖、瓜子仁、松子、红绿丝6种材料放在一起,切成小方块,蘸上水,放在面粉里反复滚,滚完后再筛,筛完后浇水,再筛……在竹簸中不断重复这样的流程,所以叫作“叠元宵”。
“这样的叠元宵才是南京人最爱的那一口年味儿,所以,我们家的元宵也得按照大火一分钟,小火焖一刻钟的流程烹制,元宵才能外面糯,里面的馅儿化开,更有嚼劲。”谈起“叠元宵”的专业手艺,王顺英介绍得十分流利,“还有不少人把我们家元宵买回去,炒着吃,或者蒸着吃,都是图个新年甜甜蜜蜜,团团圆圆。”
“口味记忆是传统文化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民俗的角度来讲,‘叠元宵’已经是很多老城南居民印象中的味道,也是‘年’味儿的体现。”南京农业大学民俗学教授、博导,“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首席专家季中扬介绍,大多数人对味觉的记忆都很深刻,因此会更喜欢小时候的味道。
而春节、元宵节吃汤圆是家家户户的传统,但是“老太叠元宵”这样的技艺,又与普通汤圆的做法不同,是南京的一种老手艺,值得传承和发扬。“另一方面,‘老太叠元宵’是家族的手艺,一家几代人都在做,已经在特定的区域有了广泛的受众群体,这是一种口味的记忆,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